訪客人數
現在位置:首頁最新訊息媽祖的由來
點閱數:8406
大媽的由來


大媽祖的由來   
   謹此請常念媽祖聖號[南無大悲慈仁天上聖母天尊]
  
媽祖又稱天妃、娘媽、天后、天上聖母,係歷代船工、海員、旅客、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。在古代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,故船員的安全成為航海者主要問題,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,每當船舶啓航前則先祭祀天妃,以祈求保佑一路順風和安全,並在船舶上立天妃神位供奉。
  
媽祖受太上老君渡化修行至今約三千餘年,得道敇封成神之世,名爲林默;林默娘,誕生于宋建隆元年(西元960年)農曆三月一日;於宋太宗雍熙四年(西元987年)農曆三月二十三日,得道升天。
  
媽祖誕生于宋建隆元年(西元960年)農曆三月一日,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後,在她出生之前,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,非常盼望生一個兒子,因而朝夕焚香祝天,祈求賜予麟兒,可是這一胎又是女嬰,父母有點失望,惟這個女嬰在出生前的那個傍晚,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爲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,晶瑩奪目,照耀整個島嶼岩石,父母均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,非常疼愛,惟她從出生至彌月都未啼哭,便取名林默,亦稱她爲林默娘;默娘。
  
林默幼年聰明穎悟,八歲從塾師啓蒙讀書,不但能過目成誦,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;長大後,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爲事,矢志不嫁,父母順從她的意願,讓她專心地做慈善公益事業,平素精研醫理,爲人治病,教人防疫消災,人們都感念她熱心助人,只要能爲鄉親排難解紛,她都樂意去做,並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。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,洞曉天文氣象,熟習水性,於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遍佈小礁石,在這海域裏的漁舟、商船,常得到林默的救助,人們傳說她能“乘席渡海”,還能預測天氣變化,於事前告知船戶能否出航,又傳說她能“預知休咎事”,故稱她爲“神女”、“龍女”。
  
于宋太宗雍熙四年(西元987年)農曆三月二十三日,這一天湄洲島上群衆紛紛傳說,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,又恍惚聽見空中有陣陣悅耳的音樂……   林默年僅二十八歲,得道升天。從此以後,航海的人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,救助遇難呼救的人。因此,行船之人上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,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。
   媽
祖得道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,于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祭祀之,此為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。祖廟於天聖年間(西元1023-1032年)擴建,日臻雄偉,明永樂年間(西元1403年-1424年),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祭祀儀式並擴建廟宇。至清康熙時,已形成五組建築群的“海上龍宮”。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,現存只剩下原建“林默的父母祠”。近年來,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;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,新殿宏偉壯觀,被世人譽爲“海上布達拉宮”。目前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衆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天后宮“分靈”而來。現今莆田湄洲島的媽祖廟、泉州天后宮、天津的天后宮、澳門的媽祖閣以及臺灣大甲鎮瀾宮、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…均為祭祀媽祖有名的大廟。
  
歷代對媽祖的敇封根據史料,宋、元、明、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,封號從“夫人”、“天妃”、“天后”到“天上聖母”,並列入國家祀典,並成為爲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。
  
因默娘生前與民爲善,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爲海上女神,立廟祭祀。後屢顯靈應於海上,渡海者皆禱之,媽祖信仰從古至今,廟宇遍海甸,歷經一千多年,延續之久,傳播之廣,影響之深,係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,加上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,使媽祖由民間神祇提升爲官方的航海保護神,而且神格越來越高,傳播越來越廣。使媽祖信仰從莆邑一帶遍佈五湖四海。
   臺
灣的媽祖信仰十分普遍,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媽祖,自清嘉慶到光緒年間(西元1796~1908年),臺灣海上貿易興旺,經濟發達,湧現出許許多多規模更大,臺灣全島共有大小媽祖廟510座,它們的名字很多,有的叫天妃宮、天后宮、媽祖廟、聖母宮、朝天宮、雙慈亭….. 在媽祖廟中有鎮殿媽、二媽、三媽、四媽,五媽、六媽及七媽..又有銀同媽、湄洲媽…除鎮殿媽外,其他媽祖神像可供每年輪流誕辰出巡之用,特別早期的媽祖廟,在例定誕辰日有“遙拜”儀式,即行“三跪九叩”禮節,面向莆田湄洲祖廟。這一禮俗充分顯示不忘本的深遠意義。  

大媽:駐於天庭,面稟玉帝,處理世人之重大事務。